首页 > 听课评课 > 正文
《台风》教学反思
来源: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5日

 

《台风》教学反思


凌敏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出现了“学案”“学习任务书”“学习单”等等针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设计的文本,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正在从关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关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从单纯的关注教师的“如何教”,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如何学”;从单纯的关注知识内容的设计,逐渐转向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其核心思想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互动、融洽、智慧”的课堂。

有学者曾经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所以设计有效的课堂学生活动势在必行,却又充满挑战。太简单的活动,学生不屑理睬;太难了,他们又躺倒不干;太开放式的,课堂就一个“乱”字了得;太拘谨了,气氛又沉闷,活动不起来。本堂课在学生活动设计中,紧紧围绕体现课堂本堂课的学生活动利用拼图作为知识建构的平台,分别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让学生自主探究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每张拼图上都有气流运动方向,中心气压状况,等压线变化状况的线索,真正体现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讨论交流、自学的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首先,学生愿意参与,乐在其中,根据我的观察无论后面有没有老师来听课,每个班的学生们对拼图这种半游戏形式的环节还是很感兴趣的,其次,拼图活动并不是走形式,摆噱头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学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换句话说都是考试的“干货”。其次,在这节课中的还穿插了“读图大比拼”、“夏台风v.s.秋台风”两个学生活动环节,分别从学科的角度,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独特技能和独特的地理学习方法,这就符合了当前上海高考改革“3+3”的新要求,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里快乐的学习,高效的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每个学科,每位老师最期待的教学效果。

有人曾经说过,教学是一种行为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开发,让它更加精彩、更加完美,熠熠生辉。“追求高效的课堂”是一条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追求的漫长道路,回想这节课我付出了很多,以本堂课的拼图教具而言,平面状态的拼图每套10张,共制作10套,也就是我事先要剪裁完成100张图片,立体垂直状态拼图,每套4个纸筒,共制作10套,共计40个,每个纸筒看似简单,其实皆有内衬以确保其结实耐用。取材40个统一规格的饮料瓶,每个掐头去尾留中央筒状匀称部位,如果费时5分钟一个的话,中途不能间断,那么40个共需200分钟,相当于一场语文高考的时间;剪裁尺寸合适的开化纸包裹在每个圆筒的外围,并将事先剪下的箭头符号环绕上去,每个花费6分钟的话,那么共需240分钟,也就是4小时;制作天气小标签每组2个,共10组20个,从画到剪再到贴,最少也是2-3小时的功夫,这些工作全部都是利用在家的休息时间做的,连续几次都是开夜车,进行到了子夜时分。作为教师,从最先的搜集素材,再到精巧的构思,最后付之于实践,在课堂中取得成效,这个过程就好比在孕育一个具有生命的艺术品,我愿意拼尽全力,全力以赴,只愿能突破自我,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