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听课评课 > 正文
关注学生学习的路径
来源: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5日

关注学生学习的路径


——《想北平》教学反思

                                                                                      杨颖


记得几年前也上过《想北平》,有一次试讲我准备了精美的画满北京风物的ppt、并且撰写了优美的台词,可是那节课上得愁云惨淡。总结下来以下几个原因:1、上课语言太书面化,只顾背台词,自己没有感情代入2、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去,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今天,又一次上《想北平》,不敢说整个课堂比以前有了多少改变和进步,但是思考倒是更深入了一些。要上好一节课,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形成互动反馈,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想北平》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老舍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学生起始的阅读难处在于:他们这个年龄并没有远离家乡的切身体验,要能感受到那种缱绻的恋乡之情是不易的,这是情感上的距离;再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一个城市的风貌,特别是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更甚至是一个平民笔下的那个时代的北平,因此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和学生都是有距离的。

摸清了学生阅读的起点,要达到教学目标便需要设立有效的教学“路径”做引导。这个“路径”就是要认真品读作者的语言。从开头部分很多次直抒胸臆地说“我爱北平”但“说不出”,到后面写到各种“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嫩蜻蜓”、“青菜摊子”、“带霜儿的玉李”……托物言情,再到结尾再次直抒胸臆“真想念北平呀!”作者在全文的字里行间里都在抒情。而文章前后又形成一个从“说不出”到“说出”的整体,归根到底都是在抒发一个北平的平民对故乡如“家”般的深切挚爱。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既深入到语言的细枝末节,又不忘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这可能才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路径”。

在一节课中,老师是带领学生从路径的起点前往目标达成的领路人。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被文本中的语言所打动,更不要谈去感染学生了。课堂语言不能仅是课先准备好的台词,更应该是随着学生的反应有感而发。课堂预设不能太死,要灵活多变。学生在“路径”的行进过程中要允许他们犯错误,甚至这条路径本应就是弯弯曲曲的。如果什么时候该讲什么话都写的清清楚楚,每句台词都精心设计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这样的课堂就会非常生硬,也不能真正达到指引学生的作用。

这节课还使用到了新式多媒体ipad。在学习使用前还有诸多的担忧,但整节课使用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学生“做笔记”和“及时反馈”的环节,ipad能够迅速有效地展现全班每个同学的想法,让其他听课者一目了然。语文课堂更关注的是文本阅读,一切多媒体的使用是为更好地展现课堂内容的,如果能够做好形式服务于内容,便是一项好的工具。

最后想再反思下“强势”这个词。我以一个客观者的身份看自己上课,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强势”。课堂上会不自觉地打断学生的话、说了前半句留后半句给学生填空……讲台上的我可能自己说得热火朝天,台下的学生有可能正被拖拽着措手不及。这一切的原因可能归为简单的理由——时间不够。所以一节课要做减法!而老师又是常常舍不得做减法的。我在设计课(特别是公开课)的时候,一直很要求自己有一根清晰的线索,像一挂项链一样串起颗颗珍珠。现在反思起来,不一定要推翻自己上课的特点,只是这挂项链不要串得太长,一挂小而精致的项链也是熠熠生辉的。课堂内容精简了,时间便会充裕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活动起来。学生的思考多起来,师生的对话多起来,课堂也会随之生动和深入起来。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慢慢转变,想起了柔石在转变作品内容和形式时那种坚定:只要学起来!艰难是有的,就像写作文一样,往大里写好写,角度切得小了,就更需要功力了。如何做减法,减完之后呢?减完之后还要会做加法,怎么把这一个小角度上得有内涵、充实而丰盈?这些都是要通过我们不断地上课磨练、不停地思考去慢慢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