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奠基终身发展的高中教育研究
来源: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奠基终身发展的高中教育研究

 

 

本成果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7月出版的专著《把分数拉长了看:奠基终身发展的高中教育》,下文为其提要。

 

一、成果针对的现实问题

高中阶段的教育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以及教育部《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高中改革发展目标,考察当今国际视野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我们觉得,高中阶段不但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完成阶段,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而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明确了高考改革的具体要求。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高中生的评价从单一的高考成绩转向“两依据一参考”,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其中。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如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如何建立等问题,都是迫切需要学校直面和应对的问题。

然而,包括本校在内的广大普通高中的教育实践,离这一要求和定位还有明显差距,这是我们开展实践研究的起始点。

 

二、实践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如下:

1.计划和预备阶段(20109月—20118月)

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搜集国内外高中发展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抽取有规律性的东西,把握高中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访谈、问卷、测验、专家调查等)搜集资料,对学校教育某方面问题的现状做出分析,或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19月—20148月)

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具体行动中开展研究,在研究总目标的指导下,拟订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其基本程序是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新一轮的计划—……。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二者相互反馈,不断调整。

3.总结和评价阶段(20149月—20157月)

这一阶段对实践和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得到研究的结果、结论,针对实际问题作出解释、评价和改进或优化,并最终形成研究的物化成果——教育专著《把分数拉长了看》。本阶段是本轮研究的结束阶段,当然也是后续研究的新的起点。

 

三、研究成果要点

本研究立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双向展望,采取“大教育观、大德育观、大课程观”的三观发展思路,为学生提供通行未来的四项证书,开展突破发展瓶颈的五维行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初步构建起以“终身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的“一二三四五”金字塔式育人模式。

1.培养“终身发展的人”

“新中人”即“终身发展的人”,是新中教育的育人目标。终身发展的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人。他们以生命健康为基础,以自主生涯管理为支柱,以终身学习为发展引擎。终身发展的人,是务实创新的人。他们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主体,以科技素养和艺术素养为两翼,向着未来展翅高飞。终身发展的人,是德才兼备的人,在立德树人教育的引导下,既植根民族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既人格健康、贵雅大气,又乐观进取,与时俱进。他们始终拥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始终具备活跃的创造力。

2.双向展望

双向展望意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终身怀念”,代表着新中教育的育人方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从当下畅想未来,“让学生终身怀念”站在未来的视角提升当下的教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新中办学的新方向。双向展望,使新中的教育继往开来,既为每一个学生奠基终身发展的素养与能力,又使他们体验到当下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3.三观思路

三观思路即“大教育观、大德育观、大课程观”,学校以大教育观引领办学,以大德育观发展身心,以大课程观追求卓越。

大教育观,是奠基终身发展教育的指针,跨越了现在与未来、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的边界,直接决定了新中在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大教育观要使教育走出学校的围墙,把分数拉长到人的一生来看。大教育观丰富了新中教育的内涵,极大地拓展了新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大教育观,又突出表现为大德育观和大课程观。新中以大德育观培育健康身心,即“立德”;以大课程观发展综合素质,即“树人”。二者犹如健壮的双足,支撑奠基终身发展的教育阔步前进。大德育观,是新中人“立德”之基。在大德育观的指导下,新中的德育不分学科,道德的养成是全时空的,学生是自己人生的导演,教师人人都是育人者。大课程观,是新中人“树人”之本。

4.四项证书

四项证书包括“大学学生证、体育专项证、社团团员证和社会实践证”。

大学学生证:在新中的每位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培养,都应该能考取大学,获得大学的学生证。这既是学生的愿景,也是家长及社会的期盼。

体育专项证:新中实行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设定的教学条件下,专注于1~2项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能够利用该运动项目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学生取得的体育运动专项证书,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长远影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实行体育专项证书制,也是努力探索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社团团员证(或拓展型课程结业证):通过社团证形式引导有潜力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来日怀念时,高中生活就不仅仅只有读书,还有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社团的构建是学生主动的选择,是由几个或十几个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围绕着一个项目有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的团队。通过社团活动和拓展型课程,把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综合起来在实践中具体运用,课程体系中的碎片性知识得以有机相联,学生内隐的爱好也得以发展成型。

社会实践证(或国内外游学证):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开拓眼界、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假期中,深入里弄社区,深入企业单位,深入各行各业,一方面用书本上知识、原理观察社会,思考解决社会现象与问题。另一面,开眼界,长见识,虚心请教,适当记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学军、学农、学工已不能满足高中学生发展能力、开阔眼界的序言。自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在今天不仅要读书本知识,还有读社会大书;不仅要行中国的万里路,还要行世界的万里路。社会实践证(或国内外游学证)锤炼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是其终身受用的财富。

四项证书展现的是终身发展的新中人的独特品质,也是“三观思路”的具体体现。学校指导学生取得具有新中特色的“四项证书”,以此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和奠基终身发展所需素质。这四项证书不仅是对学生获得某项成绩的佐证,更是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保障,在获证的过程中将深刻体验自我价值与选择意义。

5.五维行动

学校如何突破瓶颈、引领发展,让学生获得“四项证书”,我们统筹策划教育教学各项活动,探索实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五维行动”,即:课程教学维、身心发展维、民族教育维、科学艺术维和信息技术维

五维行动各有侧重,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共同构筑理想的“新中人”。通过五维行动的开展,指导学生获取四项证书,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奠基学生终身发展,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限于篇幅,具体的实践操作参见专著。)

 

四、研究的实践成效

本研究的实践成效,最终的指向当然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1.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界定是,获取了四项证书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即初步奠定了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校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一直处于高位稳定状态,学生全部都能升学,“大学学生证”获得率已达100%,其中本科率99%左右。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新中是全市最早起步试点的学校之一,现已在全市范围推广。“体育专项证”也已对全部学生覆盖。

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可以参与各种社团。拓展型课程则让没能参加社团的同学也有一次选择心仪老师和课程的机会。社团加上拓展型课程,使获得社团团员证(或拓展型课程结业证)已超过二分之一。

社会实践是高中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社会实践证(或国内外游学证)也已达到100%的覆盖。

2.形成终身学习型教师团队

奠基学生终身发展,教师自身首先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终身发展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新中教师多年来努力自我研修学习论、课程论,积极开展学法指导和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学校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约30门。

除了在实践中锻炼教学能力,多途径提高理论修养,大量中青年教师制定个人生涯规划,积极参加教育硕士等高一层次学历进修,获取持续专业发展的动力。一些教师在各种平台崭露头角,如不久前上海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中,张磊老师获数理学科二等奖,杨颖老师获文史学科三等奖。教师9人次获得市级、国家级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15人参加市区名师基地学习,2人被聘为大学特聘教授。

3.促进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在“为学生终身奠基”的过程中,学校在体育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民族教育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获得了上海市基础教育援藏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新中的体育教育,率先在上海市倡导并实现了“每天一节体育课”,并积极进行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开展了80分钟大选项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具有“新中”特色的高中体育教育创新模式,对全市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他各项详见专著)

 

五、研究的创新价值

1.创新理念

传承新中“人生预备教育”办学思想的精华,结合新的校情,提出了“奠基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初步构建了新中“金字塔型”的育人模式。

2.创新实践

通过课程教学、身心发展、民族教育、科学艺术和信息技术五维行动,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做自己人生导演;形成奠基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向课堂学习,打造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获取奠基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外显为四项证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我们认为,五维行动支撑下的四项证书制度,涵盖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内容,是普通高中一种具体化、可操作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价的实践样式,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的具体落实,对高中学校具有一定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普遍意义。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霍益萍,黄向阳,李家成.多样、开放、灵活: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9(18).

2.         朱益明.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展望[A].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2.194-195

3.         高耀明.重铸教育辉煌: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10. 240-241

4.         王永颜,李东才.2013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热点问题透析[J].教学与管理,2014(6).

5.         刘世清.论普通高中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取向[J].教育研究,2013(3).

(更多参考文献详见专著)